姜浩峰
“大英博物館在2021年收到相關警示,之后沒有作出應有的全面回應,那次失職的責任最終必須由館長承擔?!碑數貢r間8月25日,大英博物館館長哈特維?!し粕釥柊l表了一份聲明,隨后宣布辭職。
央視報道稱,大英博物館被盜一事經英國廣播公司(BBC)于8月16日披露后,成為英國坊間熱議。如果不是如此,則2016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的德國人哈特維?!し粕釥柋厝贿€在任上。大英博物館也或許會繼續維持一如既往的狀態,安保照舊,管理照舊。對外號稱館內藏有八百余萬件藏品,實際展出則只是冰山一角,其余的、收在庫房里上百年不見天日的文物,或許有一天就被人偷偷盜竊而走……
大英博物館庫房里究竟丟了什么?按照菲舍爾辭職之前館方報警所言,主要是“產自公元前15世紀至公元19世紀的黃金、珠寶和玻璃器物等”。據此可以認為,大英博物館丟失藏品的年代,跨越近三千年!
大英博物館有800多萬件藏品,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大英博物館是國際知名博物館,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對博物館該怎樣善待、保護文物有明確的規定。目前來看,無論如何,大英博物館都沒有做好對文物的盡職保護。
央視轉引英國報紙聯合社所披露的內容稱,丟失的藏品被認為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被人拿走的。牛津大學一名知名羅馬藝術專家稱,其同事前些年在電子購物平臺億貝(eBay)網站看到過一些玩意兒,印象中與大英博物館所見高度相似。由此可以判斷這不是一錘子買賣的盜竊案,而是一門細水長流的生意。但奇怪的是,億貝網站上這些玩意兒的標價低得驚人,令人完全無法聯想到這些所售之物是文物。比如一件估價最高達5萬英鎊的大英博物館館藏文物,至少2016年就出現在億貝上,售價僅為40英鎊。對此,億貝網站發言人表示:“億貝不會容忍出售被盜財產。如果我們發現在售物品是偷來的,我們會立即將其移除,并與執法部門合作?!?/p>
線上銷售如此,那么線下呢?丹麥古董商伊泰·格拉德爾說,他第一次對一名賣家產生懷疑也是在2016年。當時,他一眼認出一件多年前曾在大英博物館看到過的物品。而當他詢問賣家該物品來歷時,對方稱其祖父曾在戰爭期間開過一家舊貨店。當時賣家的開價令格拉德爾感覺低得驚人。
為什么竊賊會以極端低廉的價格賣出文物?這種賣法,究竟圖個啥?似乎令人感到匪夷所思。但如果換一種思路來看,盜賊銷贓的開價,當然與正規藝術品拍賣不同。其所求主要在于能夠出手、銷贓,一旦成功,相當于無本之利。而假設無法脫手,則前期都是白干。因此,銷贓者并不指望自己竊取來的文物能夠賣出高價。國際藝術復興組織首席執行官、律師克里斯托弗·馬里內洛對此舉了一個例子——2005年,一件雕塑家亨利·摩爾的作品被盜,該雕像價值300萬英鎊,但犯罪分子為了雕像上的黃金而選擇將藝術品熔毀。也就是說,犯罪分子只希望賣出金價,為達到此目的,作品的藝術附加值、文化附加值等等,通通可以徹底歸零。
大英博物館竊案曝光當天,館方宣布解雇56歲的希臘館館長、在大英博物館工作了35年的彼得·希格斯,同時啟動獨立的安全審查,并稱將對希格斯采取法律行動。這一公開舉動,似乎印證“博物館內部人員可能涉嫌變賣藏品”之說。與此同時,倫敦警方宣布啟動調查,卻暫時沒有逮捕任何人。英國前財政大臣、大英博物館董事會董事長喬治·奧斯本此后的表態,更令人覺得迷霧重重。奧斯本說,“董事會成員在今年早些時候就知道此事”。格拉德爾則稱,自己2021年就聯系過大英博物館,提出他的質疑,可時任博物館副館長喬納森·威廉姆斯當年7月對此的回復是“無任何不當跡象”。
如此說來,若非文物丟失問題被曝光,或許大英博物館方面,特別是該館董事會方面依舊會無動于衷,不會報警,甚至什么都不會去做。而喬治·奧斯本卻能報出被盜文物件數——2000件!這一數字比此前媒體報道的丟失數要多500件。
大英博物館為何長期不報警,而似乎在縱容細水長流的銷贓買賣?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訪時,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李偉芳教授稱:“大英博物館是國際知名博物館,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對博物館該怎樣善待、保護文物有明確的規定。該協會于1986年通過《博物館道德準則》更是體現了全球博物館行業的共同價值觀和基本原則。目前來看,無論如何,大英博物館都沒有做好對文物的盡職保護?!?/p>
當然,如果案件進一步深查,大英博物館長期對文物丟失不管不顧的具體原因將浮出水面。
當地時間8月24日,以喬治·奧斯本領銜的大英博物館董事會已經接受哈特維?!し粕釥柕霓o呈,但要求他留任到臨時館長之人選確認。
菲舍爾1962年12月出生在德國漢堡,精通德、英、法、意四國語言,1994年從波恩大學博士畢業后到瑞士巴塞爾一家藝術博物館工作數年。2006年,他回到德國,在埃森一家當代藝術博物館任館長。2012年,他被任命為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館長。秉持國際化理念,菲舍爾在短短幾年間把德累斯頓國家藝術收藏館的影響力從“歐洲級”提升到“世界級”,也因此贏得了大英博物館的聘書。
當時還有英國媒體質疑菲舍爾作為一名外國人是否有實力續寫大英博物館的輝煌。他對此回應說:“這是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博物館,一旦你跨進它的大門,里面就沒有外國人,只有世界文化。(這里)沒有分界、沒有限制?!?/p>
菲舍爾于2016年正式接受邀請走馬上任。在大英博物館近300年歷史中,上一次由外國人出任館長,還要追溯到1856年上任的意大利藝術家帕尼齊。
在大英博物館埃及展廳有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胸像。它來自于埃及底比斯的拉美西斯神廟。
8月28日,大英博物館官方宣布了菲舍爾的交班計劃。在聲明中,大英博物館對菲舍爾的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在其治下,該博物館在全球各大洲極大地拓展了伙伴關系,吸引到的贊助資金是此前的數倍,此外,大英博物館還成功舉辦了多個“具有劃時代突破性”的宏偉展覽。
單以對待中國文物而論,大英博物館不是沒有犯過不可饒恕的錯誤。比如唐摹本《女史箴圖》,不僅被英國人所掠奪,更被英國人所破壞。1914年到1915年間,這幅價值連城的中國古畫竟然被分割成兩長段和一小段保存,第一段包含9幅場景的原作,第二段包括了其他所有的后來添加部分,第三段是清宮畫家鄒一桂接續的畫作。并且,因為缺乏中國畫裝裱知識,唐摹本《女史箴圖》在重裱時由館方以日式裝裱取代——明清時期文人留下的題跋都被破壞性地裁剪了下來。
上世紀80年代,大英博物館不得不請上海博物館文物修復專家邱錦仙出山,才好歹讓唐摹本《女史箴圖》大部分恢復了本來面貌。據邱錦仙回憶,當年館內還有很多珍藏的絹本畫作,但因為保存不善殘碎不堪,只能像垃圾一樣放在條件欠佳的博物館儲藏室里,《女史箴圖》只不過是極少數保存下來的“幸存者”罷了。
多年來,大英博物館拒絕歸還文物的主要理由和依據是英國議會1963年修訂的《大英博物館法》,該法基本上禁止博物館返還任何藏品。英國議會跨黨派非洲賠款小組主席貝爾·里比羅直指:“大英博物館給出的最具侮辱性的理由之一是,這些文物所屬的國家,要么無法保護文物,要么可能被盜?!笨赡壳笆聦嵶C明,這些英國殖民者從世界各地搶奪而來的珍寶,在英國也未必得到保護,也未必不會被盜!
菲舍爾走馬上任以來的情況,究竟如何呢? 為大英博物館提供講解服務近20年的人類學學者葉明稱,導致大英博物館失竊案的直接原因,系管理效率低下與松散的館藏防護機制。亦有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大英博物館庫房原本有規定,執行雙人互相監督開鎖進出機制,但近年來因為經費短缺、人員流失等問題,這一機制沒有嚴格執行。無論如何,作為館長,菲舍爾本人可以并不精通埃及文物、東方藝術,可其該有綜合協調能力,該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該用人得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打擊非法文物販運小組組長、考古學家克里斯托·齊羅賈尼斯指責大英博物館:“在數字時代,記錄物品的工作輕而易舉,博物館的記錄存在漏洞不可理喻。任何博物館的主要目標都應該是將藏品馬上記錄在冊,這是首要任務,也是最基本的責任,但遺憾的是,大英博物館沒有做到?!迸=虼髮W皮特河博物館館長丹·??怂构_指責菲舍爾——忽視為其藏品制定適當的目錄,導致許多疑似被盜的無價文物可能無法找回。奧斯本對此表示,大英博物館擁有的所有藏品并非都正式記錄在冊并加上編目。
葉明還透露,起碼在菲舍爾擔任館長期間,哪怕對應聘者進行了各項嚴格審查,卻絕少在館內對藏品設立相應的防護機制。因此,應聘者一旦經過審查成為正式員工,就可以比較隨意地通過取用檔案接觸藏品。
無論此次大英博物館丟失的文物價值幾何,是價值連城還是相對便宜,終究是傷害了其聲譽。
分析這2000余件失竊文物,據稱主要是用于“學術和研究目的”的非展品。而大英博物館藏品中用以展出者不到1%。如何保證龐大的非展出品庫不被賊惦記,菲舍爾沒有拿出好辦法。
近30年來,大英博物館已經被盜了6次:1993年,該館收藏的羅馬硬幣被盜;1997年,幾本波斯書籍被盜;2002年,一尊有2500年歷史的古希臘雕像被盜;2004年,十余件中國銅鏡、盔甲和寶石被盜;2017年,一枚價值75萬英鎊的卡地亞戒指鉆石被曝在2011年就已失竊。而2023年8月披露的被盜事件,涉及史無前例的2000件,被齊羅賈尼斯稱為“迄今為止我所知道的博物館中最大的盜竊案”。
在今年大英博物館失竊事件曝光后,《人民日報》記者徐德智在聯合國向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提問:“如果博物館無法保護這些文物安全,它們是否應該被送回自己的國家?”迪雅里克答:“我不會去評論這一特定事件。這個問題應該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但我希望警方能夠調查所有的失竊?!笔聦嵣?,除了來自中國的關切以外,諸如埃及、希臘等國都表示關切,原因就在于大英博物館里藏有不少來源于這些地方的藏品,當年被英國殖民者采取非法手段巧取豪奪盜往英國。這些國家自然關心這些文物是否再次落入蟊賊之手,甚至遭遇更悲催的下場。李偉芳教授分析,各個國家法律不同,有的國家還有“保護善意持有”之說,想要將此次大英博物館被盜文物追回,有很大難度,甚至需要跨國合作,也不一定能全部挽回損失。
齊羅賈尼斯認為,大英博物館應立即公布失蹤物品清單,以幫助專家搜尋。但問題在于誰又相信編目不齊的大英博物館拿得出準確的失蹤物品清單呢?奧斯本所稱2000件丟失,是準確數目還是估算?奧斯本表示:“我們目前優先處理三件事:第一,追回被盜藏品;第二,找出本來能夠阻止此事發生的任何措施;第三,盡一切努力,投入安保和藏品登記工作,來保證此類事件不會再次發生?!睆闹芯筒浑y看出,之前的藏品登記不完善可能造成的損失,或許是難以彌補的。
研究藝術品盜竊案的專家迪克·埃利斯分析,目前倫敦警方和博物館方面都不愿意公布被盜文物的照片或描述,這說明調查人員恐怕仍是有的放矢的,或許他們已經掌握了相關文物的蹤跡情報?!巴ǔ碇v,在開展追回藝術品行動時,調查人員會最大限度地宣傳這些藏品,以方便公眾進行舉報?!卑@拐f,“媒體的關注也可能導致嫌疑人毀掉這些藝術品?!?/p>
“博物館有很多出入口,每個人進出都很隨意。館方也難以落實安檢工作,只能在檔案管理上下功夫,從觀念上進行強調,盡最大努力避免失竊事件發生?!比~明說?!缎旅裰芸酚浾咴浽谥袊鴩鴥仍S多博物館進出,發現安檢過程是相當給力的。即便在美國,記者曾于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參觀,且期間外出吃午飯、再回到館內繼續參觀。無論進館、出館,安檢相當嚴格。為何大英博物館做不到嚴格安檢?似乎不能以東西方文化差異來簡單對比。
《大英博物館2022—2023年報告和賬目》,2022—2023財年,大英博物館的大部分項目支出都有所增加。維護、研究和保護方面花費了5140萬英鎊,而去年同期為4320萬英鎊;慈善活動的支出增加了2020萬英鎊至9170萬英鎊;其他貿易活動的支出從590萬英鎊增至870萬英鎊。但其與主要資助者英國石油公司結束了合作關系。但即便如此,也不能以對偷盜放任不管的姿態來行事。李偉芳對記者分析:“無論此次大英博物館丟失的文物價值幾何,是價值連城還是相對便宜,終究是傷害了其聲譽?!蔽磥?,如何整合資源,重塑英國國家博物館的形象,該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題中之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