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藍
1940年9月12日,在法國西南部的一個鄉村,被風連根拔起的大樹下,出現了一個大坑。一位老婦人告訴少年馬塞爾·拉維達和他的朋友雅克·馬紹爾、西蒙·科昂卡、喬治·阿涅爾,從這個坑進去,有一條原始的地下通道,一直通往拉斯科附近山腳下的一個小城堡,于是,四位好奇的少年決定進行一次探險。
還有一個版本是,這四位少年帶著他們的狗追一只野兔,狗把他們帶入到這個大坑中。不管是什么原因,總之,四位少年無意間的闖入,讓這片如同存在于《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寶藏之地,重新展現在世界的面前,而寶藏就是拉斯科洞窟壁畫。
拉斯科洞窟壁畫,位于法國多爾多涅省蒙提涅克村的韋澤爾峽谷,是著名的石器時代洞窟壁畫,它代表了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的極高審美和智慧。
拉斯科洞窟壁畫被發現后,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拉斯科洞窟一經發現,便被保護了起來,但因為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所以向公眾開放的時間就推后到了 1948 年。之后,這里成了法國最著名的景點之一。
參觀者無不為之感到震撼,觀看過拉斯科洞窟壁畫者,有人似乎感受到與原始人類的精神重逢,有人從中看到了與現代藝術創作手法關聯的蛛絲馬跡。連著名的野獸派繪畫代表人物馬蒂斯也對它贊賞不已。
拉斯科洞窟壁畫的繪制時間大約在15000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后期。線條優美流暢、氣韻生動、風格粗獷,堪稱史前藝術的輝煌杰作。由于后來洞口被封死,洞窟中適宜的濕度、氣溫、光線等物理條件,使繪畫保存完好,鮮艷的色彩至今依舊。
拉斯科洞窟因此也被譽為“史前的盧浮宮”。洞內總共有近1500個巖石雕刻和500余幅繪畫。這些繪畫中有100多幅是動物繪畫,內容包括牛、馬、熊、狼、鹿、鳥與人。
法國拉斯科洞窟內的壁畫。
為什么叫“拉斯科洞窟”呢?據說拉斯科是一個家族的名字,這個地方原屬于這個家族所有,所以洞窟定名為“拉斯科洞窟”。這個洞窟形成于地質年代的第三紀,是經石灰巖縫隙滲水侵蝕而成。
事實上,這些疊壓的巖畫圖像證明不同的藝術家曾經在這里重復畫過多次,有人認為它可以與文藝復興時代意大利畫家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教堂壁畫相媲美,故又被稱作“冰河時期的西斯廷”。
研究者發現,拉斯科洞窟中,凡是威脅大的動物,如狼和熊等,大都繪制在向外的巖壁上,溫順的牛馬和鹿等,則在內壁,這可能體現了巫術或信仰的含義,人們希望通過這些圖形,表達對自然力量理解,當然也隱含了他們的恐懼。
拉斯科洞窟內的巖畫以線條勾勒為主,部分略作紅黃色涂染,動物占絕大多數,人的形象只有一處,在題為《鳥頭呆子》的圖畫里有出現。
這幅畫在藝術類書籍中經常出現,畫中的野牛被長矛刺中,腸子從腹部流出,它低頭鉚足了勁,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這位負傷倒地的鳥頭人身“怪物”,雙方處于僵持中。怪物腳邊的鳥形投擲器貌似已經折斷,它提示了剛剛發生的,是一場慘烈的搏斗。
偽裝成動物的獵人或施行巫術的巫師,都有可能是“鳥頭呆子”。圖騰崇拜,古代巫術,傳授狩獵技術,也都有可能是原始巖畫被創作出來的第一目的,但無論哪一種,都透露出早期人類對大自然的認知。
1963 年,拉斯科洞窟因接待游客過多,內部環境惡化,產生霉斑而關閉,只有少數研究人員才能入內。1979 年,它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史前遺址和裝飾性洞窟而獲重點保護,但仍受真菌蔓延的威脅。
2008年,英國《獨立報》報道拉斯科洞窟8年內第二度遭遇大規模真菌侵襲。洞窟第一次遭受大規模真菌侵襲是在2001年至2002年間。當時,法國相關部門為降低巖洞濕度和溫度,曾在洞內安裝一套空調系統。
法國政府說,這些菌斑并未對巖畫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而第三方文物保護機構派出的專家鑒定后認為,其中一些巖畫已經出現無法復原的污損或退色。
法國政府先后采用了制度管理、實時監測、消毒殺菌等辦法,并于2003年推出了“拉斯科洞窟三”計劃,擬建一個等比例的可移動的拉斯科。
從2012年開始以巡回展出的方式在世界各地展覽。
2017年11月,上??萍拣^在得到上??破战逃l展基金會和法國駐上??傤I事館的大力支持下,也對“拉斯科三”進行了為期4個月的展覽。出于參觀效果和保護展品的考慮,展廳內限流200人。
與此同時,2010年為慶祝拉斯科洞窟發現70周年,蒙迪尼克國際巖畫中心開始籌建,即“拉斯科四”,并修建一個國家史前文化與歷史中心,總面積達6.5公頃。技術人員運用3D激光掃描技術,對巖石紋理的復現精確到毫米,與真正的洞窟一致,壁畫所使用的顏料也盡可能還原2萬年前的礦物顏料。
實際上,拉斯科洞窟不是個例,世界范圍內散布著許多史前巖畫。
被稱為“史前西斯廷教堂”的阿爾塔米拉洞窟,因其絕美巖畫,開始聚集全世界的目光。1879 年夏天,西班牙桑坦德的洞穴里,考古學家馬塞利諾·德·桑圖奧拉的女兒發現了一處史前巖畫,碩大的野牛、馴鹿及其它動物形象布滿了巖壁,宛如真實的原始生命在奔跑。
原來,這些巖畫出自距今 12000 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人類,有些圖畫的完成時間,甚至更早,而畫中的野牛,早已滅絕。畢加索是最知名的到訪者之一,看后,他驚嘆道:阿爾塔米拉之后,一切皆是衰退。
如果阿爾塔米拉和拉斯科巖畫已足夠震撼,那么肖維巖洞更令人驚嘆。1994 年末,探洞愛好者肖維、布魯奈爾和希勒里來到法國南部阿爾代什省的峽谷,發現一個寬敞的山洞。犀牛、獅子、熊等野獸的形象散布洞內,線條清晰可見,仿佛是剛剛畫完。
法國政府勘測后得知,這些巖畫創作于兩個不同的階段,分別是 35000 年和 30000 年之前,它比阿爾塔米拉和拉斯科巖畫足足早了一倍的時間。由于肖維巖洞在地下 25 米處,大約是 23000 年前被碎石掩埋,才避免了被破壞的可能。
肖維巖畫,被認為是人類已知最早的史前藝術,這些巖畫,無論從構思、用筆還是最終效果,都足以媲美當今所有藝術。原始巖畫,不管是注重寫實,還是呈現符號,都反映了人類在生存艱難的時候對于大自然本身和其對人類饋贈的感恩與絕對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