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ifnqp"><acronym id="ifnqp"></acronym></button>

    <dd id="ifnqp"></dd>
    <button id="ifnqp"><object id="ifnqp"></object></button><rp id="ifnqp"><object id="ifnqp"><blockquote id="ifnqp"></blockquote></object></rp>
  • ?

    富春山不著急

    2023-09-21 04:13誰最中國
    讀者 2023年18期
    關鍵詞:嚴子陵釣臺山高水長

    ☉誰最中國

    富春江上,舟行,慢慢。

    這是江南最初的樣子,溫潤清遠,搖籃一樣,把你攬在懷里。山水在輕輕地哼唱,用它的綿延,它的清澈,它時常跳躍出的靈動。緊張久了的心,在這里,一下子松下來;眼睛甚至有點發潮,有點想哭。這是感官變得靈敏的緣故,那個瞬間你會在心里暗暗驚嘆:原來山水自然,真的能讓人如此感動。

    那葉舟還是慢慢的,人在上面,什么都不用想,心甘情愿被眼前的山色催眠,漸漸入夢。夢里的富春山,有人進來,有詩文進來,有畫進來,它們跟山水交融,自然也都是慢慢的。

    富春山,從來都不著急。

    那是南朝,駢文大家吳均從富陽到桐廬,行船在富春江上,看著這“風煙俱凈,天山共色”的風景,發出感慨:“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p>

    這是很松軟的山,沒有北方山脈的凌厲,它們高低都有度,有平緩柔和的曲線。水也是安靜的,急流猛浪也有,但終究會歸于平和,映出山色、云朵和樹的姿態。

    想來吳均那個年代,這一帶人的蹤跡應該更少,林木茂密,于是會有“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的感覺。這蔥郁的、帶著寒氣的樹叢中,人只是過客,主角是鳥,是蟬,是猿。萬物有靈而自在。

    那些被世俗價值驅動一心向上的人,那些不甘人后拼命向前的人,那些一腔熱血在現實中屢屢碰壁的人,那些因懷才不遇而委屈不平的人,眼睛一落到富春山上,就都安靜下來。

    到嚴子陵釣臺,時間會再往前一些。那是東漢,一個被皇帝幾次征召去做官的高士,一心要在富春江邊做個釣魚翁,他也確實就這樣過了一生。

    如果說因為“經綸世務”不順而退至富春江是一種被動的“不著急”,那像嚴子陵這樣,機遇送到家門口也不動心,就得有超常的定力了。

    嚴子陵釣臺上,如今有“山高水長”四個題字,那是范仲淹感念嚴子陵所寫的:“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p>

    好一個“山高水長”啊,嚴子陵在富春江畔,該是看到了一些比眼前的機遇更為永恒的東西,才能擁有這樣的定力。從釣臺望出去,看到兩千多年前就在的風景,你可能就理解了,什么是山高,什么是水長。

    時間又過了一千多年。公元1347 年的某一天,富春江畔行來一個道士模樣的老頭,他是黃公望。正是因為他,富春山成了后世人念念不忘的名字。

    一幅《富春山居圖》,在黃公望之后,在多少人手中輾轉,經歷了多少波折。畫家沈周痛失此畫,靠記憶背臨了一幅;董其昌贊嘆它“應接不暇”,晚年將其典當給吳達可;吳達可之孫吳問卿臨終時,因為舍不得跟這幅畫分離,下令將它火殉;乾隆皇帝在兩幅《富春山居圖》前難辨真假,成為笑談……

    然而在這幅畫卷呈現的山水本身面前,這些傳奇和故事就都慢慢淡去,留下的,是畫家那份難再復刻的從容。

    黃公望也是不著急的。在畫《富春山居圖》的時候,他已經七十八歲。在這之前,他讀書、做官,遭遇過牢獄之災,游歷過名山大川。走到富春江這一帶,眼睛再也挪不開,興之所至,就提起筆,開始畫。一畫便是三四年。

    富春山居圖(局部) (明)沈周

    其間,黃公望大多數時間并未畫畫,而是游蕩于富春江的山水間,對著山石草木,整日整月地發呆。明代李日華在《紫桃軒雜綴》中記錄了陳郡丞描述黃公望的話:

    終日只在荒山亂石、叢木深篠中坐,意態忽忽,人不測其所為。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而不顧。

    據說富春山中有塊石頭叫“雨淋巖”,就是黃公望不顧風雨發呆的地方。公元1350 年,他在《富春山居圖》的初稿上寫下題跋,感嘆這幅畫“成就之難”。

    這一年,他已經八十一歲。這之后,又是三四年,他畫完了《富春山居圖》,也給自己的生命畫上了一個悠長圓滿的句號。

    小時候聽家里老人講,有的人一輩子的成就,可能就體現在一首詩、一篇文章上。這是《富春山居圖》如此動人的原因:它和黃公望是一體的。那些在山中發呆的時間,那些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走過的地方,全化作畫上這溫潤淡遠的筆墨。

    黃公望晚年稱自己為“大癡”。真正的大藝術家,都有份癡氣。他在自己的另一幅畫《九峰雪霽圖》上題:“書此以記歲月云?!睒O平淡的一句,卻敵過千鈞之力。是啊,畫作完成之后,要感謝的只有時間,那些不著急的、發“癡”的時間。

    又是幾百年過去了。富春山已經成為人人向往的景點。人們慕名而來,想在行船中見到《富春山居圖》中的畫景,想在黃公望的“小洞天”感觸畫家的氣脈,想讓清流宛轉的富春江撫平自己的焦慮。

    有人找到了,盡興而歸;也有人懷著巨大的期待而來,卻在真實的風景前感到困惑和失望:黃公望畫的真是眼前這些山嗎?為什么我覺得這景沒有那么美?

    面對這些失望和疑問,富春山從來不解釋。這是快節奏的年代,人們懷著明確的目標而來,即便身處山水中,也難得心安。像黃公望那樣一塊石頭都能看幾個月的人,太少了。那又解釋什么呢?

    后來,是富春山的一個游客回答了這個問題:黃公望畫的,不是眼前的山水,而是心中的理想。這個人叫王柳云,一個五十多歲的中年女人,因為“清潔工畫家”的身份而被媒體報道。她最喜歡的畫家是黃公望,最喜歡的畫就是《富春山居圖》。

    白天,她是寫字樓里的清潔工;晚上和休息日,她是畫家,在顏料和畫布里創造自己的世界。她說,在遇到繪畫之前,她在生活中一直被貶低、被斥責?;橐鰩淼膫?,家人的不理解,同村人的冷嘲熱諷,讓她的心受到重重傷害,結了厚厚的痂,再也無法接納別人。直到后來,她發現,在畫畫的時候,她可以把這些糟糕的過往全部拋開,心里想的只是山坡的顏色,花瓣的形狀,人物的姿態。

    這些想法很難被周圍人理解,但在那個更加寬廣的藝術世界里,黃公望好像一直在鼓勵著她。王柳云也去了富春山,雖然沒有找到畫中風景,卻找到了自己心靈的歸屬地。

    這是富春山,是“自富陽至桐廬”的“奇山異水”,是嚴子陵的釣臺,是黃公望的雨淋巖,也是王柳云的心之所往。

    那些真正有熱愛、有耐心的人,無所謂時間和年齡,無所謂財富和境遇,即使不在富春江畔,也能在心里為自己創造出一所靜謐永恒的“富春山居”。

    猜你喜歡
    嚴子陵釣臺山高水長
    名家
    山高水長
    嚴子陵的羊裘
    過子陵釣臺
    山高水長的跋涉
    盤點使用并繼竿時與“坐”相關的裝備
    浙江嚴子陵釣臺文化景觀變遷探析
    寧做山野村夫,不做富貴中人
    峰巔枯樹(外二首)
    桑榆唱晚釣臺村:記阜陽市潁東區口孜鎮釣臺村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梁子安
    欧美国内精品另类天天更新,好妈妈1中文2019在线观看,美女大胸裸露两个奶头无遮挡,在丈前下药侵犯人妻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