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ifnqp"><acronym id="ifnqp"></acronym></button>

    <dd id="ifnqp"></dd>
    <button id="ifnqp"><object id="ifnqp"></object></button><rp id="ifnqp"><object id="ifnqp"><blockquote id="ifnqp"></blockquote></object></rp>
  • ?

    新形勢下教育專業心理學教學設計的創新與實踐

    2023-11-15 02:51謝盼盼
    山西青年 2023年19期
    關鍵詞:章節心理學理論

    謝盼盼 丁 潔

    塔里木大學,新疆 塔里木 843300

    正如彭聃齡老師在《普通心理學》教材中的描述“心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科學”,作為高校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有非常多的研究領域,并形成了完善的課程體系。教育專業是以培養未來教師為目標,自2015 年起,教師資格證考試采用全國統一考試的形式,教師資格“國考”增設了對綜合素質、學科教學能力的考查,而心理學課程則是作為綜合素質考查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1]對心理學教學方法的探究由來已久,寇彧、陳寶國(2007)在“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中提出,要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問題”為主線進行啟發教學;穿插“活動”,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及時總結教學內容,建構合理知識體系;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2]。潘光花、劉玉(2010)在文章中提出“課堂教學演示法”“課堂教學實踐法”[3]。陳向麗(2011)提出“目標—問題—案例—習題—總結”的課堂教學模式[4]。本文重點闡述的是在新形勢下如何深化課程改革理念,結合心理學的知識體系及學生的需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創新和實踐。

    一、當前心理學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

    “卓越教師”培養計劃的出臺,進一步推動優秀的教師隊伍的職前培養成為課程改革的邏輯起點。教育專業公共心理學是師范生學習教師專業知識體系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高等師范院校體現師范性的標志性課程之一。教育專業公共心理學課程的實施質量,直接影響著師范生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后對學生認知規律和身心健康發展的掌握,進而影響到未來的專業成長。心理學的教學目標是要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的“一般”(general)知識和“基礎”(basic)知識,使學生了解心理學的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初步掌握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學發展的一般趨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筆者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一開始懷揣著對心理學的好奇心,比如認為心理學可以算命、可以催眠等,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以后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會大大減弱。問題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方面與學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經驗形成的對心理學的錯誤或不切實際的認知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專業、生活實際的需要。長期以來,這種片面的教學目標會給學生造成心理學只是枯燥的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錯覺,從而直接影響學習興趣的下降。

    二、心理學教學創新設計的路徑

    (一)激發學習心理學的內在動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們強調要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5]首先,在課程開講中要和學生探討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性,明確心理學對未來從事教育教學的意義,使學生明白這門課程既是教師教育類課程,也是每一個師范生都要學習的課程。心理學中有許多關于“教”與“學”的技能和理論,通過學習可以了解學生心理的發展特征、了解學習理論,用心理學理論來促進學生的發展,是一門關于教師的課程,對未來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他們有重要意義。其次,通過學習心理學關于人格、記憶的知識,不僅能更好地了解自我,也能促進當前的學習效果。最后,這門課程也是教師資格考試和教師招聘的必考科目,學好心理學是實現教師職業理想的前提,通過向學生強調心理學學習的重要性,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融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

    在新形勢下倡導素質教育,倡導學生多方面素養的培養,倡導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所以在心理學的教學活動中也要體現出多方面的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在認知目標的制定上強調知識、技能和創造性的培養,要求學生掌握概念原理,引導學生思考并運用心理學的理論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上的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2.情感態度目標:在相關課程章節要含有讓學生體驗的內容,如在心理學的實驗過程當中,要讓學生體驗到心理學實驗的奧妙和實驗設計的精巧性等。在情感方面要講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情緒情感,要讓學生抱著積極的態度來學習,通過學習內容的體驗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

    3.課程思政目標: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是建立在一定實踐和理論的基礎之上的科學,通常反映了心理的本質特征,所以學習心理學要堅持科學觀。比如在動機分類的學習中,可以強調在學習中要有一定的社會性動機,要具有高尚的情懷,把當前的學習與未來的理想聯系起來。在講“人格”章節時會告訴學生如何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和諧的發展、人格得到完善、如何表現出利他行為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融合課程思政的內容。課程思政目標要求新形勢下心理學教學不能僅僅只關注認知目標,同時還要關注到情感態度目標及課程思政目標,心理學既是一門自然科學,也是一門社會科學,既強調科學精神,也強調人文精神。所以,我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就要體現出多方面的目標。

    (三)深化課程改革的設計理念

    1.突出學習的趣味性

    在授課過程中,不能把心理學僅僅看成是一門反映知識技能的課程,要在教學內容的選擇當中體現出心理學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例如在心理學里面有很多經典的實驗,不僅體現心理學的科學性,也體現心理學的趣味性,在講解心理學理論過程當中,會涉及一些心理學家成長的故事和心理學研究背后的故事,這樣也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一些心理學內容本身就有含有很多的趣味性,比如講知覺的特性時,讓學生通過圖片和視頻分析、討論、歸納知覺特性的影響因素,無不體現著心理學的趣味性。還有一些心理學測驗,測驗內容本身符合學生的需求,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在心理學的教學過程當中,要通過挖掘心理學本身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對于學習心理學這門課程具有重要意義。

    2.展示教學內容的豐富性

    在第一章節的學習中會給學生從大的方面展示心理學內容的框架,如在講心理學的發展這部分內容會告訴學生心理學發展的兩個方面,一個是心理學本身的分化越來越細,形成很多心理學基礎方面的內容,像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另一方面,強調心理學形成的交叉學科和在各行各業應用上形成的分支如教育心理學、司法心理學、航空心理學等。在這一章節中,還可以給學生介紹心理學的理論流派包括意識心理學、精神分析理論、行為主義等,通過這些理論的介紹,讓學生領略和體驗到心理學的博大精深。

    3.認識理論知識的應用性

    學習心理學不僅僅是記憶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也強調能夠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學習、教育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所以,在每一章節里面都會強調心理學在我們日常生活學習中的運用,如在講感知覺內容時,會讓學生明確思考如何運用感知規律,比如在穿衣打扮上如何運用感知覺的對比規律、選擇性規律。再如,在學習方面也強調讓學生學會運用記憶的規律來提高自身的記憶效果,在思維章節也會告訴學生如何運用思維的原理、規律來提高思維的能力,培養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在個性章節中會涉及需要、動機、氣質和性格等,可以給學生提供心理學的測驗量表,讓學生進行心理測試,一方面了解自我,另一方面熟悉心理學測量的方法,并且能夠根據測量的結果促進自我和諧發展和自我成長。在教學過程當中,通過把所學到的心理學理論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學習和教育過程當中,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心理學內容本身的應用性,另一方面也能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意識,激發學習動機。

    (四)綜合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1.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的思想對于心理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嘗試運用。通常情況下在每節課的結束之前,會給學生布置作業和問題讓學生先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并讓學生提出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線上線下混合式課堂中也會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或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想自己思考嘗試解答,在線下教學當中通常讓學生先講一講之前學習復習的收獲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再集中答疑。這樣既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主體性和自覺性,也有利于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生難以掌握的概念和原理當中,保證了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分析、討論和運用所學的知識。

    2.小組合作和課堂討論

    在教學過程中以4 ~5 個學生為一組,在課堂上布置任務讓小組一起合作學習,如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和容易出錯的概念,或者需要進行比較的概念,特別是理論原理的比較,可作為一個教學任務布置下去,讓同學們分組合作學習。例如,感覺和知覺的比較、感知覺和思維的比較、情緒和情感的比較等。通過實踐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既能啟發學生的思維,也能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此外,對一些有歧義和比較難理解的概念和原理會先要求學生分析討論,先發表自己的觀點,然后給予點評和解釋。

    3.“演示—實驗”和練習法

    對一些操作簡單的心理學實驗可以在課堂上進行操作,讓學生體驗到心理學和其他學科的區別,進一步展示出心理學的科學性。還可以讓學生去嘗試心理學測驗和量表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測試,這樣在體驗到心理學測驗法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了解自己。通過練習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心理學的概念和原理,課堂上也會布置一些練習題讓學生去做或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去回答。此外,每一章節后面范圍較大的思考題可以布置,讓學生查閱資料,然后在課堂上交流。同時在相關章節插入最新的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進行練習,考查學生對章節內容的掌握情況,通過教學實踐發現練習法是學生掌握和鞏固知識非常有效的方法。

    4.講授法

    傳統的講授法對于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一些較難的和容易出錯的概念、原理,必須通過采用講授的方法去分析和舉例。在講授的過程當中還要注意知識前后的聯系,如概念的比較、理論的比較等,例如在比較桑代克嘗試錯誤理論和柯勒頓悟學習理論,可以讓學生作一個分析比較,設計一個表格從學習的過程、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條件、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動機、規律進行比較。通過這些維度把理論串聯起來,讓學生理解知識,把前后知識緊密聯系起來成為體系。

    (五)線上線下資源的充分整合

    在當前課程建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改革就是線上教學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課程設計中可以把心理學建設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充分利用新出版教材上的二維碼擴展教學內容,提高教材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在課堂上還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查閱文獻資料,搜索心理學經典的實驗和心理學家的介紹,以擴展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心理學培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綜合育人能力和自主發展能力作用的發揮。

    新形勢下心理學教學設計的創新,必須通過總結目前教學設計中存在的難點和痛點,才能在實踐中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切實發揮心理學育人功能的培養,準確定位心理學的教育的功能,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心理學教學設計的改革范式,也才能在課程實施中提升對未來教師分析解決學生基本心理問題能力的培養,構建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育人體系。

    三、結語

    心理學的教學設計要圍繞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結合教學實踐,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深化課程改革的理念,利用課內和課外兩個教學平臺,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教學設計的優化。

    猜你喜歡
    章節心理學理論
    堅持理論創新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高中數學章節易錯點提前干預的策略研究
    爆笑心理學
    爆笑心理學
    素養之下,美在引言——《“推理與證明”章節引言》一節比賽課的實錄
    欧美国内精品另类天天更新,好妈妈1中文2019在线观看,美女大胸裸露两个奶头无遮挡,在丈前下药侵犯人妻在线